某油田采油五廠的地質技術人員要查看全廠油井產量變化以前需要30分鐘至40分鐘,現在只需要10分鐘;繪制、查看油水井各類生產曲線從兩個小時簡化到只需輕點幾下鼠標;就連復雜到多人需要幾天才能統計完成的油藏油、砂體連通率等指標,現在也只是選好參數,敲擊回車便可搞定。
同樣的工作,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原因就在這個廠10月初上線試運行的油藏動態分析平臺,它不僅為領導決策提供數據參考,同時也將地質技術人員從大量數據對比分析以及個性曲線編繪的大量工作中解脫出來?!驹撐恼杂谥袊尘W,也是他們在使用之后發布的新聞】詳情可見: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6/12/08/001624648.shtml
某某油田采油五廠運用我公司的油藏動態分析平臺對他們主要解決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復雜低效:需要多軟件協作才能做好一件事,但各軟件接口各異,轉換復雜,影響成果;且多系統同時運行,既加大了數據庫及系統運維工作量,也不利于各專業數據信息的融合使用。
2、功能欠缺:大量的數據維護、加工處理和統計分析工作要靠手工勞作,工作強度高、效率低、重復性高,加劇了開發技術人員的工作量。
3、無法協同:開發動態工作綜合性很強,需要多部門溝通協作、時效性高,傳達內容豐富,但目前軟件不具備此項功能。
4、無法繼承:成果無法留存,動態分析成果繁雜,而且人員更迭較頻繁,老系統中成果無法保留和繼承,不利于研究成果的傳導,難以形成鏈條化的知識體系。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建立符合該廠的實施計劃,并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反饋:
一、實施計劃
項目于2016年5月啟動,7月底完成所有功能開發,并在地質所進行安裝、部署,系統進入試運行期,根據用戶使用情況,進行了兩次改版、調整和全面完善。整個過程歷時4個月,采用迭代式開發,邊建邊用、建用結合、用戶參與、逐步完善。并已建立起一套1-2周的修改和完善的機制。
二、項目遠景及建議
1、建立采油五廠專屬數據庫服務器。并以此為基礎統一五廠所有系統底層數據庫,統一數據源;形成基于云平臺的統一數據庫平臺。
2、建立以PCEDM模型為基礎的,A1、A2階段兩個專業數據庫。更適合采油五廠內部使用。
3、建立以A2為基礎的更深層次應用,如曲線和報表分析;
4、建議本系統盡快在各個作業區及地質所范圍內試用以及提出反饋修改意見,將有助于提高本系統的功能性及穩定性。
三、應用效果:
系統從2016年7月底上線后,逐步在地質所、作業區范圍內推廣應用,近期通過應用、整改、再應用的循環和完善,系統速度、承載力、穩定性等性能,系統功能都得以驗證。
系統已基本成為動態分析開發工作的日常使用工具,決策管理層通過平臺能第一時間了解開發現狀、開發效果及動向;生產管理者通過平臺能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動態分析、地質研究人員借助平臺分析工具,能夠便捷地掌握生產動態和開發變化趨勢,縮短了研究周期,提高了勞動效率。
總之,本系統平臺的建設和應用,整合了開發數據資源,為各層、各崗位協同辦公提供 資源和平臺,間接地為油田開發降本、增效。
案例展示:
某某油田第五采油廠
部分截圖效果
首頁:
單注單采曲線:
這篇文章只是介紹了油藏動態分析平臺在某某油田采油五廠的應用案例,如果您要了解我們產品的詳細介紹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油藏動態分析平臺”里面會對產品的概述和產品功能設計等等方面的介紹您可以詳細了解~
大家如果對我們油田專業性產品比較感興趣的話不妨也可以瀏覽一下我們其他的產品內容:“采油廠生產調度管理平臺”“油氣生產大數據分析平臺”“油田節能管理與績效平臺”等等我們還有很多地質類和工程類的軟件系統~
您也可以直撥我們的電話;17791838192 QQ:3047008231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油田前沿動態及公司資訊您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